智富时代

与后金融危机时期大不同!大摩:未来一年这四

 

财联社(上海,编辑 潇湘)讯,你还能回忆起十年前“后金融危机”时期资本市场的处境是怎么样的吗?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首席跨资产策略师Andrew Sheets用了四点来概述:财政紧缩、低投资、消费者去杠杆化,以及央行先发制人遏制通胀风险——中国央行、欧洲央行和美联储在2010年、2011年和2015年的加息,都是为了将通胀扼杀在萌芽状态的早期积极举措。

然而在眼下,“后新冠疫情”时期的市场处境,却已经与当年大为不同:财政政策正处于历史性的扩张状态;美国、欧洲和中国的消费者状况良好,储蓄水平达到创纪录高位;同时,人们正处于一个“炽热的资本支出周期”中,公共和私人部门投资均在增加。全球实际利率仍接近历史低点。正如大摩另一位策略师Chetan Ahya在本月稍早前所指出的那样,财政宽松、低息贷款、强劲消费和更多投资,正成为眼下全球经济的四大引擎。

Sheets表示,同样出现明显差异的,还有央行的货币政策应对。尽管同样面对强劲的经济增长,但眼下各国央行要显得更为“冷面应对”——对美联储来说,其关注的是依然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以及最近承诺的平均通胀目标;对欧洲央行而言,其意识到长期以来的通胀仍低于预期,并对2011年的加息动荡记忆犹新;而在中国方面,决策层在收紧货币政策方面也采取了更为渐进的方式。

简而言之,眼下全球经济正处于一个“踩油门多而踩刹车少”的时期,这意味着经济面临的风险情况也大为不同。过去10年,经济面临的风险往往倾向于下行,悬念在于央行会想出什么样的新宽松形式来应对,而现在的问题是,增长势头仍是向好的。因而,Sheets认为,主导金融市场未来6-12个月的主要“担忧”,或许将是以下四点:

经济复苏会引发通胀吗?

这会导致央行政策转变吗?

这会产生利润和税收压力吗?

良好的增长已经体现到资产定价上了吗?

Sheets指出,如果这些就是未来6-12个月市场的主要“担忧”,那么对不同地区的影响料将并不均衡。对于美股股市和信贷市场以及新兴市场领域而言,这些担忧将成为首要和中心问题。但对欧洲(和日本)来说,估值过高、高通胀、鹰派政策转变或新企业税等威胁,都似乎要遥远得多。Sheets认为这将对欧洲市场有利。

此外,更热的周期也可能意味着更短的周期,以及异常快的常态化形势,这种情况将不利于信贷。随着增长复苏和企业专注于生存,这一资产类别在周期初期和后衰退时期表现突出。但随着复苏升温,额外的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从企业债中能获得任何额外的收入。在跨资产类别的预测中,大摩预计未来12个月信贷相对于其他资产将表现不佳,信贷风险溢价看起来很高。

最后,Sheets表示,上述预测也引出了一个更为重要的结构性问题。考虑到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资本支出以及消费趋势的预期与上一个十年的预期大为不同,这是否意味着经济有望摆脱后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的长期停滞?这可能引发一场越来越重要的辩论。

Sheets称,目前人们对此的看法就如同时晴时雨的伦敦天气,好坏参半分歧严重。一些人预期经济会迅速恢复到危机前的状况,另一些人则持相反看法。Sheets指出,“无论如何,随着经济增长和通胀加剧,我们预计今年夏天将更加棘手,而围绕这些更大问题的辩论也将持续,人们或许需要习惯‘大太阳底下下大雨'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