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富时代

研究生扎根那坡 教育扶智富脑袋

 

  研究生扎根那坡 教育扶智富脑袋

  时代周报特约记者 刘文杰 发自广州

\r\r\r

  每天,张钰的闹钟准时6点响起。简单洗漱过后,6点半她就到达教室,在学生朗朗读书声中,开启新的一天。

  这是张钰过去一年的支教日常。像她一样,在广西百色市那坡县民族初级中学支教的研究生有4个,组成第七届广西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2012年9月,广西大学加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广西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是该计划的一部分,自2018年起,支教团入驻那坡县开展教育扶贫。

  曾是广西极度贫困县的那坡正在褪去贫困和落后的标签。2018年,那坡县贫困发生率从20.54%降至13.95%。2020年那坡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贫困发生率已降至2.33%。

  但扶智工作还需继续。“学校里很多孩子对外界的感受,还停留在2008年奥运会时期,对外面的世界几乎一无所知。”张钰对时代周报记者说,当她问及孩子们的未来计划时,回答让她出乎意料,“孩子们说想去酒吧、理发店、工地,因为这些地方能打工赚钱,但他们很少说要考大学。”

  “教育扶贫应该是乡村振兴战略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广西大学校长赵跃宇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以期通过推行支教选派模式,让这些在边疆贫困地区的孩子能够享受良好的基础教育资源,提高基础教育水平。

\r

  扶贫还得先扶智

  1997年出生的张钰是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读大四时无意得知“支教保研计划”。因曾参与过广西大学的暑期支教活动,她对支教本就有向往,便立马报了名。“报名的那天正好是截止日期。”谈起最初的结缘,张钰笑称,或许这是冥冥之中的注定。

  出发前往那坡县之前,张钰曾对那坡有无数想象。或荒芜、或匮乏、或艰苦……真正到达那坡县后,眼前是另一番景象。张钰所支教的是那坡县民族初级中学,初一年级有13个班,初二、初三年级各11个班,每个班约有55名学生,都是来自本县区或周边的村。教室敞亮,配备有电脑,硬件设施齐全,这让她很是意外,“这大概就是穷人不穷志的体现”。

  但张钰不久后就发现,扶志还需扶智。

  由于疫情原因,那坡县民族初级中学也开展了网络授课。张钰每天除了给学生上课、布置作业,还会抽查学生的笔记。一个小女孩引起了她的注意,“前几章她的笔记都做得很认真,后面的都空白了。”张钰找到她想了解情况,没说两句,小女孩就哭了,“爸爸不让我看网课,让我帮忙照顾弟弟。”

  女孩的回答,让张钰内心泛起一阵酸楚。“孩子们多数是留守儿童,他们有时会想爸爸妈妈,有时还得帮家里老人做家务农活,没能完成作业。”这些孩子身上,肩负着学习重任之外,还有与之年龄并不对应的家庭担子。张钰唯有更注重随堂练的讲解,让孩子们尽可能在课堂上尽情学习。

  在那坡县,很多孩子都不曾出过远门。外面的世界长什么样,他们很模糊。“甚至他们的印象还是停留在2008年奥运会时期,那可是10多年前了!”张钰说,因为鲜少看过外面的世界,孩子们谈不上梦想。“他们未来想做什么?答案五花八门,但没有一个说要去考大学。”

  眼里无光,对未来没有期盼,这不该是青少年该有的样子。张钰逐渐明白自己的角色:让孩子们看看外面的世界,看到更多发展的可能性。

  国庆阅兵仪式就是张钰常常在课堂上播放的片段。“新中国成立70年的变化是让人震撼的,有了这些视频片段再加以讲解,让孩子们开开眼界,对外面的世界‘更新’印象。”张钰也能感受到孩子们的好奇心,课余时间还会常常讨论阅兵仪式上那些酷炫的武器。

  孩子们的眼里渐渐有了光。课余时间,张钰利用教室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广西大学等重点高校的风貌,告诉孩子们考上大学的好处与必要性。“直到现在,有些学生时不时就会跟我说,‘老师,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我也要去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