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非遗传承的创新探索
作者:未知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然而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历程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称非遗),如何更好地将这些非遗资源不断的传承并发扬下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最近几年,尽管国家大力支持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仍然有大量的非遗资源在不断消失。为此新时期我们必须重视非遗传承的重要性,从多种角度出发促进其更好地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新时代非遗的传承与创新。关键词:新时代;非遗;传承;创新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9)33-0130-02一、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其是人类社会各民族和群体约定俗成的一种文化遗产,是建立社会各成员关系、联络各成员感情,并确保其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文化基因密码,是构建人类文化大厦的基石。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平台在传播推广方面具有极大优势。探索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方式,以充分展现传统文化之美,营造弘扬传统文化的氛围,对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二、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记忆,它在人类的代代相传和口传心授中流传至今,宏观上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微观上则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信仰。就笔者所生活的新疆伊犁地区而言,最为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恰克恰克、哈萨克族卡拉角勒哈。其中“,恰克恰克”意为“笑话”,恰克恰克”是随着人们日常交流中的玩笑、趣语以及语言技巧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是一种以逗人发笑为目的而说的具有幽默性的话语”。2010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卡拉角勒哈是哈萨克语,卡拉意为“黑色”,角勒哈意为“走马”,合称“黑色的走马”,通常称为“黑走马”。民间舞蹈卡拉角勒哈主要表现了骏马在草原上奔驰的各种矫健姿态,舞蹈动作多用动肩,其中“翻手硬肩”是主要的动作,贯穿于舞蹈的始终。步伐多用马步,配乐旋律悦耳动听、轻松活泼,节奏明朗。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录。其实我国自2006年起其就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以此彰显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决心。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无形的财富,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们的文化自觉。除此之外,还应当将中华传统文化放在全球化的视野下进行解析,探究我国文化与他国文化的关系,以此来促进全球多元文化体系的构建。对非物质文化的理解从某种角度上折射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的意义,总的来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必须基于清醒的文化自觉,并以政府行为为主导,以全民族的共同保护为主体,以“抢救”为手段,刻不容缓。三、新时代非遗传承工作存在的问题(一)非遗受现代文化冲击较严重首先是现代文化生产生活方式对非遗容易造成很大的冲击。由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十分丰富,涉及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新疆各少数民族都有其特有的传统文化遗产,诸如维吾尔族的麦西来甫、哈萨克族的阿依特斯、锡伯族的西迁节,这些文化遗产项目均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较好的保护。此外还有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在民间,这与当地文化部门的保护和特有社区的共同传承者息息相关。对于一些地处偏远地区的人们来讲,由于他们长时间保留着自己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因此能很好地将这些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然而由于所在社区的人们,渐渐被新的生活方式所吸引,就会逐渐放弃这些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导致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极速流失,这将对非遗保护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二)非遗保护度不够其次是对非遗的保护程度不够。尽管国家多次发布相关规定要求大力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且制定了“国家+省+市+县”的4级保护体系,最大程度的保护各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由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特别多,国家也只能尽最大力保护最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对于其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就很难有所传承和发展。比如对于一些少数民族的曲艺来说,其普及度往往比较低,很多情况下都是社区的共有者自发开展相关的表演。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所在社区年轻人被外界因素所影响,逐渐放弃了对这些传统歌曲或曲艺的欣赏与学习,使得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老龄化的现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了消失的边缘。(三)非遗传播受限的问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法律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施起到一定的积极推进作用,主要通过《物权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进行保护。但由于出台的政策不多,代